学期最后阶段,教员们意外需要参与专业能力测试,这种安排会产生什么作用?接下来谈谈相关体会。
1. 考试背景
8月29日那天下午,长沙市博纳第二附属高级中学开展了一次不寻常的测验,校方负责人和十四位学科教师出席了活动。这次测验旨在评估暑假期间教师们的学习成效,同时展现学校“先做学生再做老师”的办学理念。借助这次测验,可以清楚掌握教师们假期的学习收获,进而推动他们增强专业素养。
2. 暑假学习安排
暑假期间,博纳二附中的教师们暂时离开课堂,转变为学习者身份。他们需要参与超过50学时的线上自主学习,以及大约20学时的线下课程培训。在培训场所中,老师们专注地观察屏幕并记录要点,或者对演示文稿进行截图并做标记。这样的学习计划有助于教师们持续提升自我,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储备更多知识。
3. 阅读任务要求
教师书架陈列着将近一百种推荐读物,诸如《课堂管理技巧》之类。每位教师都必须至少阅读完一本“整本书”。阅读有助于开阔教师的见识,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,从而能更有效地教导学生。
4. 暑假作业内容
老师们需要完成包括培训感想、阅读笔记、教学探讨文章、教育实例分析在内的“假期任务”,有些是必须做的,有些可以自由选择。这些任务有助于教师进行回顾和梳理,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课堂上的真本事。比如撰写教学探讨文章,可以引导老师深入钻研教学难题。
5. 考试全员参与
8月29日那天下午进行考试,学校里所有14个学科的授课老师都到场了,校里的管理人员、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及博士生也都在场,没有人缺席。大家都不分身份,都十分用心地参加考试。这样的情形,表明了学校对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高度关注,并且也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学习风气。
6. 培训机制效果
博纳二附中这些年来,已经形成了“修学教研一体化”的校本培训方式。这种方式,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学习的主动意识,为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支持。借助培训以及考核,教师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学生的学习状况,并且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。
学校安排教师参与专业能力测试,真能让教学水平进步吗?要是认为这些经历有好处,请多加支持,也欢迎转发。
博纳二附中为提高教师水平,在暑假期间安排教师进行学习、阅读,并完成相关任务,同时组织业务考核,以此形成了完善的校内培训体系,切实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。这种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学习,有助于教师进步,推动学校发展,最终提升教育水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