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进入中学阶段,是选择住校还是走读,这成为了许多家长感到纠结的问题 ,不少家长在这两种选择之间反复进行权衡 ,有的家长还为此经历了一番折腾 。下面就和大家详细说一说这其中的门道 。
走读情况
近期,李女士应孩子的要求,在学校对面租了公寓,让孩子走读。她每天早上6时50分开车送孩子。因为还有二孩需要接送,老公又很忙,所以这件事基本上都由她来负责。这附近的公寓有28层,每层有16间房,大多住着学生和陪读家长。
每天这样接送孩子,确实要耗费时间与精力,然而能和孩子天天相伴,还能随时留意孩子的日常生活,并且家里做的饭更符合孩子的口味,能让孩子得到良好的休息。
学校住宿条件
长沙城区的初中和高中,通常都设有学生宿舍,多数宿舍每间住6至8人,条件较好的学校会配备空调、热水器、洗衣机等设备,虽然有些学校的宿舍较为紧张,不过大部分中学倡导学生住校,并不采取强制手段。
良好的住宿条件能让学生住得舒坦,还能培养大家集体生活的能力,大家住在一起,能够互相交流学习,能够互相帮助,能提前适应集体生活,这对今后踏入社会是有益处的。
陪读现象原因
某省级示范性高中高二的班主任表示,一开始班上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住校,每间宿舍住6至8人,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许多学生就改为走读了。全班共有50人,剩下不到20人住校。家长在校外租房子陪读,主要是担心孩子没人监督会耽误学习。
胡先生的孩子读高三,孩子晚自习后回到出租房,他能和孩子交流,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。父母在孩子身边陪伴,能给孩子更多关怀,也能及时察觉到孩子在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变化。
赞成住校原因
也有家长觉得孩子住校是好的。这些赞成住校的家长认为,住校时孩子学习方便,生活也方便,而且还能够培养自觉性以及各种生活能力。他们觉得学校进行统一管理,老师给予约束要求,这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是有利的。
有的孩子住校后,学会了自己洗衣服,学会了安排时间,和同学的关系变好了,在学习上能在宿舍讨论问题,能共同进步,不再依赖父母。
选择建议
选择住校还是走读得根据个人情况来定。要是家里距离学校远,并且接送不方便,而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,渴望独立,还能适应集体生活,那么就适合住校。要是家里离学校近,孩子自理和自控能力差,或者需要父母的关怀以及心理疏导,那走读会比较好。对于距离远且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,可以选择租房陪读。
比如说,邻居家的孩子住在距离很远的地方,他自己的生活能力十分强,住校以后成绩稳定,并且和同学相处得也很融洽 。朋友家的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弱,走读再加上有家长监督之后,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 。
家长做法
不管孩子是住校还是走读,家长都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。家长得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光,孩子回家后要多和他们聊聊学校发生的事,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上的变化,帮孩子解决难题。家长自己也别在孩子面前只知道玩手机、看电视,得给孩子做好榜样。
孩子要是说在学校跟同学闹得不愉快,家长就能帮忙分析并解决问题,还能够通过沟通及时察觉到孩子厌学等情绪,进而引导孩子积极地面对学习。
总结:中学住校或者走读,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,每个家庭的状况不一样,每个孩子的特点也各有不同。家长需要综合考量家庭的实际情况、孩子的性格等多方面因素,如此才能够为孩子挑选到更适宜的上学方式。与此同时,家长也要积极投身于孩子的成长过程,多多关注孩子,使得孩子在中学阶段能够健康地成长。大家对于孩子住校或者走读这个问题是如何思考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