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学期开始,不少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培训,可像长沙博纳第二附属高级中学这样,让教师全方位体验学生生活的方式却比较少见。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他们的做法。
1. 培训课程要求
在博纳二附中,新学期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线上和线下培训课程要求。线上需自主听课 50 学时以上,线下要听课近 20 学时。比如数学老师李老师,暑假就花了很多时间在线上听专家的教学方法讲解,线下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程研讨。这样大量的听课,能让老师接触到更多教学知识。
教师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,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线上可以学习到不同专家的教学理念,线下则能和本校老师交流,共同进步。
2. 读书任务安排
学校推荐了近百种书目,要求每位教师“整本书阅读”1 本以上。语文老师王老师选择了教育经典著作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,通过阅读,他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新思考。阅读这些书籍,能让老师拓宽知识面,从不同角度思考教学。
教师阅读教育类书籍,能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,更好地引导学生。每本书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,能给老师带来新的启发。
3. 暑假作业布置
每位教师都要完成“暑假作业”,包括培训体会、读书心得、教研论文、教育案例等。这些作业有的是必做,有的可以选做。物理老师张老师就认真完成了培训体会和教研论文,他觉得这能让自己总结暑假的学习收获。
完成这些作业,能帮助老师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。通过写心得和论文,老师能更深入地思考教学中的问题。
4. 业务水平考试
开学前会进行业务水平考试,8 月 29 日下午,14 个学科的全体任课教师都参加了。学校领导、名老教师、博士生教师也都参与其中。英语老师刘老师说,考试能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,促使自己不断学习。
业务水平考试能让老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,针对性地提升自己。就像学生考试后会查漏补缺一样,老师也能通过考试改进教学。
5. 共情式培训意义
校长张胜利表示,开展“共情式培训”,能让教师更真切地体悟怎样教学生去听课、读书、作业、考试。化学老师陈老师参加完这些活动后,在课堂上更能理解学生的困惑了。
这种培训能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。老师体验过学生的学习过程,就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效果。
6. 校本培训机制作用
多年来,博纳二附中建立完善“修学教研一体化”校本培训机制,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和终身学习自觉性。学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教师队伍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。
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,能让老师不断成长。就像一个良性循环,老师成长了,学生也能受益,学校就能越来越好。
博纳二附中通过让教师全方位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,从课程培训、读书、作业到考试,再到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,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,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种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。大家觉得在自己学校,哪种培训方式对老师提升最有帮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