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学期伊始,教师本该是站在讲台上的引路人,然而长沙市博纳第二附属高级中学(原湖南师大二附中)的教师们却变身“学生”,沉浸于学习与考试中。这种独特的培训方式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效果?下面就来详细了解。
听课提升
新学期教师们有大量听课任务。线上培训课程需自主听课 50 学时以上,线下培训课程也要听课近 20 学时。比如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,认真在线上听了多节优秀教师的课程,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。通过大量听课,教师能接触不同教学风格,为自己的课堂注入新活力。
教师们在听课过程中,会详细记录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、提问方式等。王老师在听完一节数学课后,借鉴其导入方式,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,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更集中了。听课让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,拓宽教学思路。
读书滋养
学校推荐书目近百种,要求每人“整本书阅读”1 本以上。像张老师选择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,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。读书能加深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,提升教育素养。
教师们在读书后,会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思考。陈老师读完一本关于班级管理的书后,尝试采用新的小组管理模式,班级纪律有了很大改善。阅读为教师提供了理论支持,让教学更有深度。
作业巩固
每位教师要完成培训体会、读书心得等“暑假作业”。有的是必做,有的是选做。赵老师认真完成了教研论文,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。通过写作业,教师能梳理所学知识,深化对教学的理解。
这些作业促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。孙老师写的教育案例,就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选取素材,经过分析总结,得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。作业是教师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。
考试检验
8 月 29 日下午,14 个学科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业务水平考试。不论年龄大小,校领导、名老教师等都参与其中。副校长张伟平也坐在考室认真答题。考试能全面检验教师的业务水平。
考试涵盖学科知识、教学方法等方面。钱老师在考后发现自己在某一知识点上的欠缺,及时进行了补充学习。考试让教师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明确努力方向。
共情体验
校长张胜利提出“共情式培训”,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听课、读书等经历,更真切地体悟学生的学习感受。例如,教师在考试时,能体会到学生面对考试的压力和紧张。这种体验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。
有了共情体验,教师在教学中能更理解学生的困难。周老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,会想起自己写作业的不易,从而更耐心地指导学生。共情让师生关系更融洽。
机制助力
多年来,博纳二附中建立“修学教研一体化”校本培训机制。这种机制激发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动力。很多年轻教师在这种机制下,不断学习成长。
该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。教师们富有情怀、勤于学习。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样的教师团队。比如学校在各项教学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博纳二附中通过组织教师听课、读书、作业、考试等“共情式培训”,让教师重新体验学生角色,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。“修学教研一体化”校本培训机制,更是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力,打造了优秀的教师队伍。这种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。你觉得这种教师培训方式怎么样呢?欢迎点赞、分享并留言讨论。